廢氣處理設備,污水處理工藝

2020年,污泥處理領域還有哪些上車的機會?

2020/1/20 17:18:41

E20研究院測算,到2020年,將達到日產13.90萬噸濕污泥,按焚燒的技術路線計算成本,累計投資總額為695億元。但污泥處理處置的現實卻很骨感。


針對污泥處置中面臨的問題,中央地方各級環(huán)保、住建、發(fā)改等部門先后出臺了相關政策、法規(guī)和指南,明確了污泥環(huán)境管理的重要性。




即便如此,由于“重水輕泥”、污泥處置未同步跟上,我國污水處理廠所產生的污泥有80%以上沒有得到妥善處理。污泥作為污水處理的副產品,其產生量也不斷增加。


相關研究認為, 到2020年我國市政污泥年產量將達到6000萬噸至9000萬噸。


較之垃圾,污泥對環(huán)境所產生的危害看似更為隱蔽,實則更直接、更難治理消除。


但實際上,目前我國許多污水廠在建設污泥處理設施時并未考慮完善日后的處置路線,造成處理后的產物無處可去或無法得到有效利用。


更甚者,此前一段時間內各地普遍將污水處理系統和污泥處理系統剝離開來,甚至為了追求簡單的污水處理率,都盡可能地簡化甚至忽略污泥處理處置系統。


據統計,污水中約30%—50%的COD,30%—45%的氮和90%左右的磷轉移到了污泥中。


由于污水中的污染物一半以上都會被濃縮到污泥中,所以污泥中含有大量有機物,以及惡臭物質、病原體、重金屬和持久性有機物等污染物。


據專家研究預判, 每年未妥善處置的污泥數量已經超過3000萬噸,造成二次污染問題已有所顯現。然而,就是這樣一些污泥,卻常常被大規(guī)模棄置在河湖、堤岸、溝壑甚至田地中。


關鍵在于給污泥找著出路?!苯陙?,固廢污泥已經從過去單一的填埋處置轉變?yōu)樘盥衽c農藝運用、焚燒消化等兼而用之的多種處置方式。


土地利用(直接利用或堆肥后利用)及焚燒后資源利用將是未來兩種主要的處置方式。


在水泥窯焚燒的產物可以直接以水泥的形式被利用,而以其他方式焚燒產生的灰渣可作為建材的補充。


但將不同的單元處理技術進行集成化應用過程中,存在單體的運行效率與整體的效率提升不對稱,缺少成體系的優(yōu)化方案。


然而隨著我國耕地土壤有機質的不斷下降,怎樣將處理后的污泥作為有機土回歸土地,是需要繼續(xù)探索的一個課題。


目前中國的污泥處理處置雖然存在政策和管理問題,但成熟的、適合大規(guī)模推廣的成套技術設備和工程實踐并不太多。


中國城鎮(zhèn)供水排水協會排水專業(yè)委員會主任楊向平介紹, 污泥消化是普遍應用的污泥穩(wěn)定技術,目前我國的一批污泥消化設施,可以穩(wěn)定運營的只有一半左右。


污泥本身處理成本高昂,且仍為政府付費項目,長期的“重水輕泥”,資金落實成為了一大難題。雖然資源化利用能部分彌補污泥處理處置成本,但其核心收益仍依靠政府補貼。


從BOT項目角度來看,污泥處理處置全成本區(qū)間在150元/噸—500元/噸,平均成本為270元/噸,折合到污水處理費中約合0.2元/噸(按每萬噸水產生7噸含水率80%的污泥)。但相對于污水處理的整體投資來說,污泥處理處置設施的資金投入非常有限。


因而,污泥處置亟待單元和組合技術體系全面革新。之前大多數污泥無害化工藝中,處理后的殘余物或產物僅僅是一種原料,而不是規(guī)范化、標準化的產品。


以解決污泥處理處置終端產物產品/商品化的“臨門一腳”問題為出發(fā)點,在傳統污泥處理處置要求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穩(wěn)定化的基礎上,再考慮通過資源化利用達到經濟平衡。


 


碧水藍天環(huán)保平臺打造工業(yè)環(huán)保綜合服務平臺,提供采購管家,技術管家,環(huán)保管家,智慧能源,企業(yè)多樣化增值服務。工業(yè)匠心,立足環(huán)保,整合水氣泥渣65項優(yōu)質工業(yè)環(huán)保技術,230個國內外環(huán)保項目經驗,1000多款工業(yè)環(huán)保設備單品,提供環(huán)保項目的一站式解決方案。

服務官網:algopatterns.com

咨詢熱線:010-65861787  18516975349

內容聲明:信息來源于網絡分享,僅供學習,版權歸文章來源方,并不代表本平臺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若有問題請聯系刪除。